4月14日,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为使命,携手长沙县银龙村及朴愿有机农耕科普园、新江生态园、小顽国景区、拾上国际马术学院等企业,共同启动“校地企”三方合作计划,开启校地企协同育人的崭新篇章。学院院长钟秋明、纪委书记张斌文、教务处处长蔡获云及自贸经济与文旅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鲁柠及副书记肖立军、银龙村党支部书记粟国超、朴愿有机农耕科普园总经理肖晓、新江生态园董事长史文学、小顽国景区董事长雷勇、拾上国际马术学院院长曾丹等代表出席活动,围绕“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产业共兴”核心议题深入研讨,并达成共建乡村振兴学院的战略共识。
产教融合,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生态
在导游专业23级学生实训周启动仪式上,企业导师团队详细解读了“课堂+乡村+企业”三位一体实训模式,将课程嵌入乡村文旅、现代农业等真实场景。肖晓鼓励学生扎根乡村、学以致用。银龙村党支部书记粟国超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校村企合作能让年轻人更了解乡村,也让乡村发展更有活力。”
钟秋明表示,学院将立足本地需求,推动“课堂进乡村、实训入企业”教学改革,通过“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为企业精准输送人才。
精准对接,破解乡村产业人才短缺难题
启动仪式后,学院领导团队与村企代表开展专题座谈,聚焦乡村文旅、休闲体育、养老护理等新兴产业人才缺口,共同探索“需求导向、项目驱动”的协同育人机制。
师生实地走访朴愿有机农耕科普园、拾上国际马术学院等企业,学习“现代农业+文旅融合”运营模式,感受乡村产业创新活力。企业代表纷纷表达合作意愿,提出在乡村文旅、康养服务、电商直播助农等领域开展定向培养的需求,期待通过校地企深度融合,破解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困境。
创新模式,打造“1+4+N”乡村振兴共同体
为推动合作落地见效,学院联合银龙村及核心企业,拟构建“1个核心平台+4大核心企业+N个合作项目”的“1+4+N”乡村振兴学院模式。该模式以乡村振兴学院为统筹中枢,整合朴愿有机农耕科普园、新江生态园等4家行业领军企业的资源优势,围绕乡村文旅、直播助农、养老护理等N个领域,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通过“人才共育、基地共建、项目共研、成果共享”机制,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人才留乡、产业兴村、文化润民”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此次合作标志着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迈出坚实一步。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地企联动”的办学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