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5月18日,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主办的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湖南省分区赛在湖南工学院举行。我校质量检测与信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派出两支队伍参赛,与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33所院校的93支精英队伍同场竞技。首次参赛,我校1队选手李波、陈智恒、沈翔凭借参赛作品“红船”荣获二等奖(指导老师:陈奕琳、吴婷婷),2队选手邓伊娜、龙扬江、龙语嫣凭借参赛作品“蛟龙号”荣获三等奖并获得创意美观奖(指导老师:陈奕琳、李骅庚)。我校成绩在5所参赛的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学生创新竞赛,因赛题难度大、挑战性强、含金量高等特点,被誉为“土木建筑皇冠上璀璨的明珠”。本届大赛以“乌篷船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为主题,要求参赛者针对竖向荷载及冲击荷载工况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并使用竹皮、胶水和防水膜,在10小时内完成船模制作,且通过四级荷载测试,以此综合考察选手专业概念、实操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在赛前长达一个月的高强度实训备赛过程中,我校参赛选手始终保持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毅力,共制定了24版结构体系方案,制作了70艘乌篷船模型,加载测试练习近200次。备赛期间,同学们主动申请五一假期留校训练,并表达了“五一劳动节,劳动最光荣”的备赛决心。训练过程中三位指导教师更是不辞辛劳地一对一示范指导,指导老师陈奕琳说:“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小到模型表面打磨,大到结构体系的提出与完善都必须具备精益求精的态度。”
备赛训练现场及制作成果
比赛当天,刚进入赛场,我校两队选手就感受到现场环境十分潮湿,一番激烈讨论后临场做出模型加固的决定,而后历经长达十小时的模型制作和高难度加载测试,成功完赛。此次竞赛充分展现了我校参赛选手高效的沟通协作能力及冷静沉稳的现场应变能力。
竞赛模型制作现场
本次赛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展现了我校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在结构领域的专业水平,见证了我校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未来我校老师将继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精神,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